食品期货在线直播(期货直播间在线直播)

生猪期货一周年“体温正常”,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大商所资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食品期货在线直播(期货直播间在线直播)1

生猪期货运筹帷幄20年,终于在2021年1月8日登上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市场大舞台。而这2021年,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蝶变交织,辉煌灿烂,展世纪之光华,耀攻坚之成果。全面小康后的乡村振兴,举国关心。新冠与非瘟双疫防控常态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国际国内大循环也演绎了巨变与稳定的大摩擦。所有产业都不能独善其身,“猪粮安天下”全年置顶热搜。国家生猪三年恢复计划还在实施中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猪周期”,“谁能告诉我,谷底在哪里?”每个产业人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还好,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生猪期货来了,它让产业界在“增量不增收”的压力之下,挥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来自大市场的底气。勇毅笃行,真的成为了生猪产业的写照。上市之初,记者撰文介绍了“生猪期货是怎样练成的”。周年回眸,但见初心熠熠生辉。在此给出一个带“锅气”的评价:生猪期货一周年,“体温正常”。

成就篇:温度最高点在金色的九月

生猪期货2021年9月的两次“首个”活动,在生猪期货的纪念碑上刻下了标记。

2021年9月5日,进入生猪期货首个交割月份的大连商品交易所第一批共4手生猪期货交割的生猪,分别从中粮家佳康(江苏)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大商所指定交割库完成称重、检验等交割程序,驶往买方位于江苏、重庆的生猪定点屠宰场,这意味着生猪期货首次活体实物交割顺利完成。

作为我国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合约,生猪期货首次交割是生猪期货功能发挥的关键。为此,大商所做了充分准备。一是增加交割仓库,由上市初期的14家增加到23家。并在9个省市设置了交割区域升贴水,为新增交割库做好准备。二是强化交割延伸服务。针对“点对点”跨省运输的要求,大商所设计了协议交收、养殖场回购、场外交易等替代交割方案,相关措施在服务市场、提高交割效率等方面作用显著。三是开展模拟交割和培训。大商所在全国各生猪主产区累计开展组织各类培训活动195场。还联合交割仓库和质检机构在河南、江苏等地累计开展13次模拟交割。四是通过科技监管手段提高交割效率。大商所开发了DCE移动交割App,生猪交割全程使用手机App进行,尤其在现场交收环节,在出栏前采用移动摄像头视频监管喂食;交割出栏过程中采用移动摄像头视频直播方式,便于远程监控和解决纠纷等。这些科技监管手段大幅提高了各方沟通效率,完善了交割环节流程监控和留档工作,降低了疫情期间交割生物安全风险。

2021年9月27日,我国生猪期货首个合约—LH2109合约在运行了175个交易日后顺利摘牌。该合约在生猪现货市场进入价格下行周期中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意味着生猪期货合约规则设计及市场管理得到了市场全面检验。结果是,生猪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预期。在175个交易日内,总成交量331.95万手,总成交额1.03万亿元,日均持仓4.25万手。其中LH2109合约成交量190.97万手,总成交额6591.13亿元,日均持仓1.67万手。9个月的生猪期货与现货价格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其中LH2109合约从挂盘价30680元/吨跌至交割结算价13265元/吨,总体跌幅56.76%,但跌幅小于现货(现货最大跌幅达70%),价格波动更加理性。运行期间未出现价格连续大幅涨跌或连续停板的情况。进入交割月后期现逐渐收敛,最终实现回归。

为确保生猪期货平稳开局、有序交易、稳健发展,大商所从合约设计到交易、交割制度安排等方面全面周密部署,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的前提下满足相关需求。不论是在品种设计环节还是市场运行中,防控风险都是大商所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发展基础。大商所从严设计包括涨跌停板、保证金、限仓、交易限额等参数,并根据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上市初期,大商所根据市场情况将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设为合约价值的15%,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水平设为合约价值的8%,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8%,要求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生猪期货所有合约上的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交易所还根据制度制订了单边提高保证金水平等价格出现过度波动时的预案。上述措施都严于其他期货品种。除了持续强化市场监控,切实履行好交易、结算、交割、监察等重要环节的监管和服务职责,有效发挥“五位一体”协同监管作用之外,还为交易和持仓有较大需求的大型养殖企业提供了产业客户专用的套期保值额度,满足其对期货市场的套保需求。

经过三年来双疫情的洗礼与整合,我国生猪养殖业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生产端关注的焦点也从快速扩张回归到降本增效。产业发展将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向市场化深度转型。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科技依然是第一生产力,新技术手段与新市场手段是科技能力的两扇门。随着猪价回归正常波动区间,大小企业都在追求“稳定利润”,摒弃“暴涨暴跌”,生猪期货进入更多企业视野,成为新的“民间传说”。如何拾起这个工具,产业链悄然迎来新一轮产业服务探索创新热潮。高质量的“生猪期货”正在引领产业寻求突围。

2021年10月21日,大商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席志勇在“2021中国农牧产业(衍生品)大会生猪论坛暨首届中国生猪交易大会”致辞中表示,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计划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辅助经营,有2000余家单位客户参与生猪期货交易。到12月底的数据是,共有90余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2500余家单位客户(不包含资管、特法客户)参与了生猪期货交易。

企业篇:最受青睐的温度是“恒温”

近日,媒体都在关注生猪养殖领域的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发现了2021年“增量不增收”的共性。处于“猪茅”位置的养猪头部企业牧原股份2021年12月份销售生猪502.5万头(其中仔猪3.7万头),销售收入77.65亿元。全年共销售生猪4026.3万头,销售收入7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25%和36.37%。实际上,牧原三季度也是出现亏损。牧原采取了各种措施。前不久媒体报道,牧原与双汇进行了新的联合。

创建于1992年的牧原一直走在产业前列。现有员工13.5万人,其中大学生4万人。目前养猪已在24省、屠宰也在10省进行了布局。养猪与屠宰收入占总收入的98%。2020年,牧原出栏生猪1812万头,市场占有率为3.4%。2021年又是一个翻番。上市7年来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研发创新,公司从环保治理、非洲猪瘟防控、装备升级及领先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食品安全等方面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实现成本、效率、品质三领先。29年里企业实现三次转型升级,从手工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下一步将是智能化。

牧原是个引领型养猪企业。牧原食品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一行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了他对生猪期货的认识:生猪期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发质量有口皆碑。虽然牧原第一年参与生猪期货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在9月首日交割共交割了7手,占了全部首日交割总量的1/3。包括仓单交割、车板交割和仓单串换,基本上把现有的交割模式都尝试了一遍。由于每一手交割模式都不一样,牧原在流程和制度上有一个很大的收获,为后续公司期货团队参与交割打下了基础。牧原已经制定了科学的考核和操作制度,套保有预案,追求可复制。

牧原现在追求的是“可持续的稳定利润”。“稳定的利润”这也是目前产业链普遍的诉求。秦军认为:生猪期货上市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从此牧原有了一个公开市场,给行业真正提供了一个价格发现的工具。更为关键的是,生猪交易由传统的屠宰场、养殖户之间的交易扩大到产业外资本的加入。这样活跃而广泛参与的交易,其发现的价格对所有人都有意义。企业会根据偏好去选择更顺手的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中国肉食产业链巨变过程中由于多了一个工具,我们能做很多原来做不了的事。所有变化的根就是在于我们有了生猪期货合约这个“矛”,也就是最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生猪期货对于行业发展意义非常深远。如果说巨变从今开始,生猪期货已在其中。

牧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养猪头部企业的发展对行业发展还没有形成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牧原目前不做C端业务,致力于把猪养好。他们强调,上下游的一体化不能止步于股权的一体化,要通过期货合约这样的机制让上下游业务有更密切的结合,更有利于稳定猪价。牧原从我做起:“我们现在不会针对行情在生产端做调整。”

生猪调出大县是我国生猪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目前的状况,对于稳定我国生猪产业举足轻重。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11年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县畜牧局副局长韩献广介绍,每年国家给予数百万的奖补资金,这些资金基本都用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投入了。前几年国家抓复养力度大,产能恢复较快,到2021年上半年价格断崖式下跌后,养殖场户承受不了,中小散户退出不少。封丘生猪养殖目前处于“大群体小规模”模式,全县年出栏90余万头,以中型场户为主。其中出栏万头以上猪场近20家、5000头以上46家、500头以上的510余家。这些场户要抗下去,关键要突破资金掣肘。县里最大的养猪企业是玉源农牧有限公司,旗下10个场都是万头以上猪场。近两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玉源与省内外大企业通过入股、代养等多种模式进行合作,包括正大、正邦、双胞胎等。但目前看,生猪“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模式确实好。它与政策性保险有区别,政策性保险只保成本,疾病以及自然灾害,而“保险+期货”在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上对实体企业确实是很好的工具,对整个市场信心的树立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封丘玉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志强2003年开始养猪,筚路蓝缕。2017年2月创立了玉源,存栏10万头,其中母猪7000头,年出栏仔猪15万头,是一个能繁母猪场。不料转年就遭遇非瘟疫情暴发,目前存栏能繁母猪5700头。据贾志强介绍,政府有能繁母猪与畜牧保险,把风险规避了一部分。开始他抵触期货,“我是做实体的”。2020年11月份玉米一直在涨价,他通过玉米“保险+期货”项目获得70万元的理赔,“期货激发了我”。2021年,“从年初我就一直盯着生猪期货”,后来参加了省人保财险开展的生猪期货“保险+期货”项目,保费还得到了期货公司的补贴,最后获赔180多万元。“通过做‘保险+期货’我有一个转变,就是有了抗风险的目标。”“希望这个项目能延续下去。”

成长篇:有一种温度叫“保险+期货”

如果说有一家期货公司做了一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保费的一部分来源是这家公司为中国期货业协会编写《生猪期货丛书》的稿费您相信吗?当知道编写组的一帮年轻人自愿将稿费捐出来辅助小养猪户度过难关,您是不是更想知道这是一家怎样的期货公司?

这样的期货公司不是一家。2021年,大商所大力支持中小养殖户利用“保险+期货”实现稳收增收,共投入约1.32亿元开展养殖类“保险+期货”项目,在“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中立项了131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份,项目最高赔付率达405%。12月5日,在2021年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发布:截至9月底,期货行业共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175个,为3.9万吨生猪提供了保障,对应货值10.2亿元,在保障养殖利润、稳定生猪产能、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承担这波操作的期货公司中就有那家捐稿费的期货公司——首创京都期货有限公司。

首创京都期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已形成自信、规矩、良知、专业的企业文化。公司定位以农牧产品等民生领域期货品种为主打,建设平台型期货公司。近年来,公司以行业头部期货公司为标杆,立足自身优势与特点,建章立制,优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深耕产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体现价值,在鸡蛋、生猪、玉米、豆粕一体两翼布局上具备了特色产业服务优势与品牌影响力。2020年年末公司注册资本增资至6亿元。

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都一样,但是服务有差异。首创京都公司在生猪产业服务上,秉持“聚焦生猪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的理念,起步于碎片化,形成于系统化,逐步形成了投研服务、交割服务、产业链服务的服务体系。

起步于构筑产业服务网络。在生猪期货上市前的2019年6月份,公司就常态化紧密推进生猪期货各项筹备应用工作。从线上投教、协同行业协会组织共商共建、参加现货行业会议、企业走访调研培训、企业套保方案建议、生猪交割服务、期现业务融合、媒体宣传报道等多方面构筑产业服务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发出“京都生猪”声音。在公司公众号平台上,陆续推出了《生猪期货专题100篇》、《生猪期现日报》等系列;搭建“云上讲堂”线上投教直播平台,累计在线7000余人。在广泛参与产业行业交流活动过程中,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在大商所推出的生猪期货仿真交易、交割仓库推荐、专题培训、场外业务、“DCE·产业行”生猪调研培训等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

致力于打造服务专业品牌。通过密集而广泛地与生猪养殖、屠宰、食品、贸易等产业链企业深入合作,洞悉国内国外生猪相关期现货市场运行情况及企业经营痛点,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期货业务模块与定制期现解决方案上,在结合股东证券业务探索供应链融资ABS、REITS等更多金融工具的期现产融服务实践上,首创京都目前已经打通了生猪上、中、下游产业链,服务水准深得企业赞许,陆续与多家生猪头部企业签署了长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入列企业“新锐供应商”。公司基于猪肉在CPI权重中占比大,大品种生猪价格分析难的特点,建立了完善的投研体系,为生猪投研产品《猪贝贝》注册了商标,已成为行业品牌。公司在生猪期货上市、交割、周年等节点均参与了央视新闻频道的采访报道,在生猪期货宣传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立足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期货交割环节是连接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的纽带。生猪期货作为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产业、金融资本两大参与主体均面临破圈的痛点,而首创京都基于平台型定位及在生猪品种研发上的历史沉淀,成为了两主体融合的交换站,现货与期货、非标与标准的转换器。在生猪期货9月、11月两次交割中,交割配对合计54手,其中首创京都合计完成8手。生猪交割配对,堪称是一种特殊功夫。前期要实地考查交割厂库和交货地点,交割前要沟通交割厂库的出栏计划和交割意向,要为参与交割的实体企业制定多套交割方案,还要根据客户对期货市场的理解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首创京都从交割开始向交割后服务延伸,从场内开始向场外服务拓展,从活体开始向肉品贸易发展,打通了期现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做出了一个接地气的“链式服务品牌”。

大型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而中小场户目前主要是参与“保险+期货”项目。“保险+期货”也成了金融服务中小场户的代名词。首创京都服务大客户得心应手,在服务中小养殖户上也在积极探索。他们联合生猪供应链企业研发以帮助中小养殖户控制保费成本为目标的“保险+期货”平台化、产品化应用产品,还为企业定制了套保专项资管产品等间接参与期货的替代产品方案,为生猪现货交易平台提供标准化的咨询文案,启动打造“猪Board”线上接口平台,利用金融科技方式赋能产业,做足生猪期货现货的平台型产业服务功能。

首创京都总经理李强说,“京都感谢生猪这个品种,因为这个品种体现了大宗商品最原始的贸易生态。最原始的贸易生态与最高端的标准化的期货市场结合,需要有定力、对市场有理解的中介机构(期货公司)来服务。”

回眸这一年,更有永安、浙商、银河、新湖、南华、华西为代表的一大批先锋期货公司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人熟悉,他们以创新精神行走在产业振兴的千山万水间。此乃产业之大幸。(中国农网 孙鲁威)

食品期货在线直播(期货直播间在线直播)2

“10月27日至上周五收盘,在新季花生上市阶段,17个交易日内花生期货主力2301合约价格先是每吨上涨700多元,紧接着一周时间内又每吨下滑500多元。”山东烟台市农产品市场人士许同海说,在新季花生产量、质量、油厂库存、下游需求、进口格局等均明朗的情况下,花生期价近期先涨后跌的原因是?

中辉期货郑州分公司产业经理张需川已有13年从业经验,他认为,花生期货上市以来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性,表面上看,它的价格运行态势和棕榈油、豆油、菜籽油三大油脂及大宗油料如大豆等的价格涨跌关联度不高,但实际上,在市场交易情绪方面,三大油脂与大豆等对其的影响和作用较大。与此同时,在今年豆粕、菜粕价格居高不下,棉粕、葵花粕较为短缺之际,花生粕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大幅增长。花生粕与豆粕、菜粕、棉粕等联动越来越紧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压榨厂对油料米的收购定价、花生油的出厂定价,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油厂开机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今年新季花生市场出现不同往年的行情就很好理解了。

许同海比较赞同张需川的分析,比如从豆粕近一周时间的表现看,在花生期货主力合约期价一周内下跌500多元/吨时,大连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期价下滑了210多元/吨,同时现货豆粕市场价格也出现了整体下滑,花生粕价格自然难“一枝独秀”。如此一来,花生产业上游的油料米、现货通货花生米及花生价格哪有不跌的道理?从整个油脂油料市场价格表现看,花生期现货价格波动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张需川介绍,10月以来,他一直在河南正阳县一带进行花生市场调研。从已经走访过的数家花生色选加工厂花生米库存数量及其对价格的预期看,加工厂看涨情绪较为强烈,库存花生米数量较去年增加了一些。与此同时,当地绝大多数花生色选加工厂依然是传统的贸易模式,货款往来没有实现“公司化”并形成“带发票”的好习惯,导致销售渠道较少。另外,当前花生色选加工厂采购的剥壳厂通货花生米装车价在5.4元/斤附近,运费另算。此外,需求端的影响自10月下旬开始显现,预计未来将成为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

“从山东、东北产区市场运行态势分析,虽然当前全国各地油厂均在敞开收购,但收购量并没有像往年那般火热,很多市场人士提出了‘新季花生去哪了’的疑问。”许同海说,一是虽然今年新季花生米收购价格不低,但总产量是减少的,开秤后市场价格一直表现较为稳定,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新季花生留存在农户、小收购商、剥壳厂、色选厂等环节。二是油厂表面上看采购积极,给出的价格也比较诱人,但对质量的把控相当严格,新季花生存在难以“达标”的现象,购销两旺局面难以形成。三是市场普遍存在的惜售、观望等情绪,延缓了新季花生上市时间和采购进度。

部分行业人士认为,粕类涨跌对花生价格影响较大。只要花生粕的价格保持坚挺,油料米及通货花生米的价格也会维持在高位,但还要关注三大油脂的价格走势。从下游需求情况看,无论食品米还是花生油均表现不尽如人意,终端客户对高价花生米及其制品的接受程度也不高。目前,美国密西西比河物流运输开始好转,我国进口大豆年底前到港量预计增加,国内大豆及豆粕供应偏紧的态势将进一步缓解,豆粕期现价格近期已出现明显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油料米与通货花生米价格的主导权仍掌握在大中型油厂手中。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食品期货在线直播(期货直播间在线直播)3

6月24日,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食品”)首发上会,这是“山东人的童年记忆”从新三板转战A股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事实上,转战A股市场,青岛食品意在谋求更大发展。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青岛食品披露招股书之前,曾因未披露股权转让事宜被监管部门通报。此外,过度依赖山东市场、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青岛食品。

从新三板转战A股

青岛食品是青岛当地的老牌企业,山东人对其十分熟悉。旗下的“青食”钙奶饼干一直是山东人的童年记忆,现在还有很多人将钙奶饼干用来送礼或者看望老人。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食品前身为始建于1950年的青岛食品厂,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青岛资本市场挂牌进行柜台交易,1999年市场关闭,企业下柜。2017年11月30日,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2020年年初,青岛食品准备在A股上市。

2020年3月3日,青岛食品向青岛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当年6月19日,青岛食品通过青岛证监局的辅导验收。2020年6月22日,青岛食品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2020年6月29日,其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停牌。

根据招股说明书,青岛食品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220万股,募资4.64亿元,计划用于智能化工厂改扩建、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3个项目。截至2019年末,青岛食品有员工654人,主要产品包括“青食”品牌钙奶饼干、“青食”品牌休闲饼干和“海友”品牌花生酱,同时公司也通过OEM模式代工生产少量花生酱产品。核心品牌“青食”自2010年起至今连续10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2012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传统企业在成本不断上升、需求萎靡不振的背景下,进行证券化的收益要大于实体经营收益,通过证券化补充实体运营的缺口。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流动性过剩也导致对标的的需求极大扩张,即使基本面并不亮眼,也仍然可能受到资本热推。

审查阶段存多处瑕疵

自2020年6月通过青岛证监局的辅导验收至今,排队一年多的青岛食品终于迎来了上会的机会。但在此之前的审查阶段,青岛食品曾被查出多项问题。

2020年5月22日,意气风发的青岛食品收到青岛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公开说明措施的决定》。青岛证监局称,经查,青岛食品在1999年和2002年两次回购股份,并进行了后续处置,相关情况未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此外,《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关于“1999年9月至2017年7月公司股份登记过户情况”的表格相关数据存在错误。青岛证监局决定对青岛食品采取责令公开说明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青岛食品回应称,显示未披露的两次回购,主要是青岛食品将回购股份转让给内部职工。2001年末,公司通过两名员工回购社会公众股数851950股,回购金额为1175691元。回购后股份亦由该两名员工代持。

2002年12月9日,青岛食品将1999年回购的1032275股股份以回购价格738925.09元转让给公司内部员工及该等员工的近亲属。2004年4月26日,上述两名员工将各自持有的2001年回购的851950股股份以回购价格1175691元转让给公司内部职工及该等职工的近亲属。

事实上,在2019年10月,就有相关人员根据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的相关意见,在原受让价格基础上参考当时市净率(股价与每股净资产比值),进一步增加缴纳了65.22086万元股权受让款。

此外,青岛食品此前还被查出管理、房产等方面的瑕疵。根据2020年4月21日青岛证监局发布的中信证券关于青岛食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进展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辅导期内,青岛食品对主要不规范问题做出了整改,具体为: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增加了三名独立董事;取得了公司位于青岛市错埠岭三路的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进一步规范了相关房产瑕疵。

IPO排队期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在青岛食品的产品线中,“青食”钙奶饼干无疑是最知名的一款。其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59年至1961年,全国进入粮食短缺的“三年困难时期”,为解决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国家决定选择重点食品厂,研制以补钙为主、营养丰富、适用于哺育婴儿的儿童饼干。青食于1961年研制出“青食”牌钙奶饼干,被列入“计划供应”的婴儿食品,由此开启钙奶饼干的畅销之路。

尽管发家于山东市场,青岛食品却未能自此走向全国市场。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青岛食品在山东省内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02%、82.06%、82.29%。青岛食品称,虽然致力于开拓发展山东省外市场,并大力发展网络销售业务,但销售渠道的拓展和消费者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销售区域集中的现状预计短期内仍将存在。如果山东省内的市场环境、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习惯、人口结构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均将对其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排队期间,青岛食品还曾因产品抽检不合格而被通报。2020年10月30日,北京市场监管局通报,标称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铁锌动物饼干(冲泡型韧性饼干)(300g/袋,2020/03/04),经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发现,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出值为0.4g/100g,标准值为≤0.25g/100g,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此外,根据证监会2021年1月8日发布的《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显示,在食品安全方面,青岛食品报告期内存在较多投诉。要求青岛食品对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说明其关于食品生产、流通、原材料采购及添加剂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补充说明发行人的经销商、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厂商是否获得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等。同时说明,报告期内是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或食品安全事故,是否存在未披露的行政处罚等问题。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赵琳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