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期货直播

谎称华尔街大师带你操盘,12个人在“国际期货”APP平台被骗68万元,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周到客户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华尔街金融期货直播1

沈某是一名老股民,2019年8月,他接到了一通电话,“我们是中银国际的工作人员,公司主要做外盘业务,和香港交易所合作了十多年。我们公司还从华尔街重金聘请了老师,稳赚不赔。”沈某一听很心动,立即加了微信。对方发送了一些客户跟着老师操作盈利的截图,还有一些客户在群里回应跟着老师赚了大钱,买了房子。

投入9万亏损8万元

沈某根据指示,下载了“国际期货”APP平台,入金做期货。沈某陆续投入9万,刚开始赚了点钱,后期赔多赚少,2020年5月时已经亏损8万余元。一个月后,沈某发现,交易平台无法登录,而那名工作人员也失去了联系,电话、微信和QQ均没有回复。

同样遭遇的还有多人,他们都加入了微信群,下载了“国际期货”APP,根据老师喊单操作,几次以后都亏损了,再后来就被强行平仓了。

这是个怎么样的平台?为何沈某等人都亏损了?指导老师究竟是不是来自华尔街?

资金通通进了骗子口袋

杨某甲和杨某乙到案后交代,原来所谓的工作人员、指导老师都是骗子。2020年6月,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这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2019年3月,杨某甲注册成立了公司,主要在平台上买卖期货,包含了恒指、原油、黄金,用“一天可以交易多次,可以随时买涨买跌”的模式来吸引客户。

杨某甲找来杨某乙在网络上搭建了“国际期货”平台,让客户在该平台上进行入金操作。然而,和一般的股票期货平台不同,客户投入的资金并不会进入市场。客户的所有净入金,包含所有客损和交易手续费,通过支付宝、网银,最终都进入了杨某甲的个人账户。

杨某甲负责平台管理和员工的管理、培训。他每天将客户资料发给员工,让他们联系客户,诱导客户添加微信,拉入客户群。

话术诱导一步步陷入骗局

工作人员有一套话术。先是通过本文开头的聊天,让客户添加微信。然后,再谈论股票目前不好做,执点轮动比较快,选不出好股票,投资的价值很低。接着介绍国外的股指期货,慢慢引导客户对股指期货产生兴趣。

为取得客户信任,工作人员自我介绍是中银国际工作人员,公司主要做外盘业务,和香港交易所合作了十年;还告诉客户公司从华尔街重金请来有五年以上实战经验的指导老师,公司每年对老师进行考核,没有实力帮助客户的会降薪甚至换人。

之后,客户群中会发一些老师的盈利截图和成功帮助客户的案例等,引导客户下载“国际期货”APP,跟着老师做股指期货。

群里的老师实际上是杨某甲扮演的,他给客户分析各个期货产品的走势,还发一些他在模拟盘上操作的虚假的盈利截图,目的就是骗取客户入金。

经查,共有12名被害人入金,共计损失68万余元。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杨某甲结伙他人,虚构公司名义,隐瞒真相,利用虚假平台,以高收益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息,从而向虚假平台投入资金,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杨某乙明知他人未经批准非法经营期货业务,仍为其搭建平台,情节严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非法经营罪对其提起公诉;其余工作人员另案处理。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杨某甲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杨某乙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

检察官提醒,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塑造“专家”、“富商”形象,以各种方式骗取他人钱款。广大市民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犯罪分子的外在包装和花言巧语所迷惑,守好钱袋子。

来源:周到

华尔街金融期货直播2

3月25日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时对当前美国经济和美联储政策表态。

鲍威尔称,国会通过的刺激法案和疫苗的加速接种,令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这将允许美联储在某个时点开始撤退。

鲍威尔表示,联邦政府可以按当前水平管理其债务,但一旦经济强劲,财政政策制定者应寻求减缓其增长。

鲍威尔周四在接受NPR采访时说:

鉴于低利率水平,美国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还本付息没有问题。

不过,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将看到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税收开始增加,也就是经济再次强劲增长。到那时,才是我们重新回到可持续的财政道路上的时候。

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将等到经济“几乎完全恢复”再撤回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支持政策。他说,美国在实现最大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目标“取得了实质性进一步进展”之后,美联储计划减少其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债券的计划:

等我们在实现目标方面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将逐步减少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

就较长期来看,我们已经制定了一项将能够使我们加息的测试。因此,我们将随时间推移,非常,非常逐渐地,带有极大透明度的,当经济几乎完全恢复时,我们将收回我们在紧急时期提供的支持。

这是鲍威尔本周第四次公开发表讲话。他表示,上周政策会议后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反映了新冠疫苗接种加速和华府历史性财政支持的影响。

在NPR采访中,当被问到疫情期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是否会导致通胀上升时,鲍威尔说:

我们坚决致力于使通胀率随时间推移处于2%的平均水平,如果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我们将使用我们的工具把通胀率推回到2%。

鲍威尔重申,直到从大流行的经济损失中几乎完全恢复之前,美联储才会提高利率,这一过程可能只在“长远来看”才有意义。

鲍威尔作出上述表态后,美国三大股指期货转跌。

欧洲股市跌幅扩大。欧洲斯托克600跌超0.7%,斯托克50跌近1%。德国DAX指数跌0.9%,法国和西班牙股指跌约1.5%。

金银跳水,现货白银跌超1%。

随着疫苗的推出以及联邦政府对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广泛支持,中央银行最近提高了对今年的预测。

这将使我们比预期更快地开放经济。

鲍威尔在采访中还称:

美国经济获得大量财政支持,美联储上调(经济)预测反映财政援助。

气候变化是我们将长期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具有重大的经济影响。美联储在气候方面确实可以发挥作用,这是围绕银行监管的一系列小范围但重要的职责。

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银行哪些合法企业可以放贷或不放贷。

现在不是关注财政可持续性的时候。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不是不可持续的,但债务的路径是可持续的。

去年我们几乎肯定没有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去年的应对方式类似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只要上船、救到人就行了;去年的采取的措施达到了避免最坏结果的目的。

当被问及美联储内部的多元化时,鲍威尔称:

我们对多元化努力的结果一点也不满意。我们会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想成为多元化的领导者。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华尔街金融期货直播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当中国的“五一”假日接近尾声之时,美国股市经历了一轮不大不小、却比较吓人的震荡。原因是5月4日,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媒体的访谈中,发表了一番令股市感到恐慌的言论。她说:“为保证经济不会过热,利率可能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升。尽管增加的财政支出相比经济总量较小,可能仍会导致利率非常温和地上升。”

尽管耶伦的表述倍显谨慎,但在股市听来仍显刺耳。毕竟,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公开承认“美国经济存在过热并引发物价上涨,同时可能不得不以加息应对风险”。而且,这样的表述与市场较长一段时间的“担忧”基本契合,所以市场做出较为剧烈的反馈不足为奇。

不过很快,“耶伦+白宫+美联储”一干人等纷纷出面,为此“不当言论”做出解释或澄清。

耶伦说:“我说明一下,那并不是我在预测,也不是建议。我是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信徒,如果说有人欣赏美联储的独立性,我想那个人就是我。”她还说,未来六个月左右通胀上升将是“暂时的”,她认为不会有通胀的问题,就算有,美联储也可以解决。

和耶伦同时出面澄清的还有白宫的新闻秘书,在谈及拜登是否同意耶伦观点时,她表示:拜登和耶伦的看法一致,都认为需要非常慎重地对待通胀风险,但经济专家认为通胀是暂时的。此外,美联储五位大佬也于5日密集发声,几乎一致认为:经济复苏的环境下,通胀近期上升明显,但只是暂时的,并刻意降低近两年加息和缩减QE的可能性。

美国经济当局为什么对耶伦的一句“谨慎之言”如此敏感?为什么他们一致确信“物价上涨的暂时性”?实际上,本轮所谓“通胀”,其根源在于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但这样的“物价上涨”充满恶炒气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去看看历史,再看看此次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推手就明白,这不过是华尔街的“老把戏”而已。近一年来,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银行频频发布报告,逐级提升大宗商品价格预期,但对理由的表述却“简单到近乎牵强的程度”,这真不是什么“新鲜事”,2005年之后恶炒“中国需求论”时同样如此。

按照市场基本原理,决定物价涨跌的“终极因素”应当是供求关系。但我们是否看到石油供不应求?如果没有,那它凭什么上涨?实际上,伦敦铜期价超1万美元/吨、高盛预计铜价将达1.1万美元/吨、花旗预计明年铜价触及1.2万美元/吨时,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5月3日发布报告指出:随着矿山供应增加,今年金属消费量几乎不会改变,而2021年全球精炼铜过剩约8万吨,2022年将扩大至增加到的11万吨。ICSG和华尔街大佬截然相反的预计,似乎让铜价恶炒倍显“脚下虚”。但供求关系是否真能决定价格?

ICSG的报告代表实体经济利益,而华尔街则是代表金融利益,那商品期货价格涨跌又会依从“谁的利益”?其实,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垄断集团决定。这些垄断集团被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称作“市场势力”,他认为市场势力早已绑架了政府行为,它导致的结果是:市场和政府一起失灵。

这也会让人联想到货币政策。货币的松与紧,都要通过“市场需求增加或减少”去发挥作用,但现在还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恐怕需要中国学界认真思考。

责编:周琦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