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客服广播(国际期货直播间直播喊单中)

金融界 期货直播 2022-12-02 0

20天被骗1260万!“成功女性”“专业老师”精心布局“高段位”非法期货投资陷阱,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金融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期货直播间客服广播(国际期货直播间直播喊单中)1

近日,苏州一男子因炒非法黄金期货20天被骗1260万登上热搜,非法期货交易骗局再次映入大众眼帘。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随着对非法期货活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不法分子从事非法期货活动的手法也不断翻新,其中“虚拟盘”期货交易就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在这类交易中,诈骗团队主要针对有投资理财需求却缺乏相关经验知识的投资者,用虚构的身份引诱其进入虚假期货交易平台,当投资者向虚假平台提供的账号转入大量资金后,诈骗团队再将虚假平台设置成“网址无法打开”、“无法提现”等情形,从而卷走投资者大量钱财。

“成功女性”“专业老师”实为诈骗团伙,苏州男子20天被骗1260万

2020年9月,在苏州太仓市做生意的王先生在网络上认识了自称“成都杨总”的女网友,对方称有投资发财的门路,并将其拉进一个近300人的股票投资交流群。在这个微信群里,有“专业老师”经常发布股评文章,还开设直播间进行股票知识讲解。

在“老师”的指引下,王先生随后还加入了一个炒非法黄金期货内部群,群里有很多人发布盈利截图,赚钱氛围十分火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先生就下载了期货交易软件并开设了投资账号。

刚开始,王先生小试牛刀投资的6.8万元在短短三天就翻了翻,尝到甜头后,王先生继续追加投资至760万元,而就在王先生想要提现时却被告知需要追加保证金到1000万元,王先生便又借了500万元进行账号充值。据悉,在20多天的时间里,王先生共累计投资1260万元,账号里显示共有200万元盈利,但却始终无法提现,多次提现无果后,王先生幡然醒悟,最终选择报警。

经查,该诈骗团伙提供给投资者的交易APP为虚假平台,由后台客服人员随时调控平台上的盈利和亏损数据,从而引诱投资者加大投资,最后让其无法提现。

警方通过4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在今年2月中旬到5月中旬,辗转9省17个市抓获嫌疑人32名,串并案件156起,涉案金额达8000余万元。目前,12名主犯全部被批捕、其余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追赃时,警方发现诈骗团伙把赃款藏在水管、煤堆里。截至目前,警方共追回涉案资金882万元。

广州特大非法期货骗局涉案金额达8000万

广州市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的真相也于近日浮出水面。

据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15年4月至2019年2月,刘某亮等人注册成立了多家公司,在广州市天河区设立办公地点(后期为逃避司法打击,在马来西亚设立海外事业部),招募员工组成犯罪集团。该犯罪集团自行非法搭建虚假期货交易平台,通过设置高杠杆、高点差、高平仓线、仓息等参数,诱骗被害人炒卖所谓的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黄金指数、美元指数、石油指数、天然气等产品,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据悉,该犯罪集团成员也是用微信添加对股票有兴趣的客户,以虚假宣传诱骗客户进入微信群、直播间,以股票老师、开户顾问等身份为客户分析、推荐股票,并推荐虚假平台给客户;一部分成员则在直播间或微信群里充当水军,发送在虚假平台上盈利的截图,诱骗客户到虚假平台上开户交易。

当客户向虚假平台提供的账号转入资金后,资金并未实际接入任何真实的期货市场,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入到该犯罪集团控制的多个银行帐号上,虚假平台的后台则为客户生成虚假帐号并填入相应的资金数字。此后,犯罪集团成员指导客户交易,通过反向喊单等方式诱导客户高买低卖、频繁交易、小赚大亏,直至客户出现50%以上亏损,才让客户止损离场,并通过控制的帐户向客户付款,造成正常出金的假象。客户在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点差和亏损就成了该犯罪集团的非法盈利。

经对涉案虚假平台数据库审计,共有441名被害人在诈骗团伙搭建的虚假平台上交易,共计损失8571万余元。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表示,这是典型的网络投资理财类电信诈骗案,犯罪团伙精准筛选人群实施诈骗,受害人规模不大,但人均受骗金额高。在近几年的电信诈骗案中,以投资理财为名的电信诈骗案数量占比不算高,但诈骗金额很大,许多受害人有一定积蓄,有投资理财需求却缺乏相关经验知识,很容易掉进犯罪团伙的诈骗陷阱。

据了解,目前该案件中五名主犯被深圳中院认定诈骗罪名成立,首要分子刘某亮以诈骗罪获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其余4名主犯分别获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六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另外47名被告人由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1年1月,也被福田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七年两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非法期货骗局升级犯罪手法防不胜防

针对上述在广州发生的这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表示,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背后,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的体系。基层业务员以初高中学历为主,管理层中不乏知名大学毕业、经验丰富的金融领域从业者。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说,本案犯罪团伙的犯罪手法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骗术的防不胜防:

1.具备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该犯罪团伙从刚开始时仅能依托国内现货平台,到后期能够自行开发虚拟软件搭建出网页界面足以乱真的假冒国外期货平台,诈骗技术不断升级。

2.善于研究投资人心理,娴熟运用“群成员”从众心理暗示达到“杀猪盘”诈骗效果。经查实,涉案的一个投资群内,数十名成员中仅有一名是真实的投资人,其他的基本是披着虚假身份的作案人员。他们虚构身份引诱被害人,一步步筛选出缺乏专业知识的被害人掉入陷阱。

3.深谙专业金融投资知识。该犯罪团伙利用境内外投资政策差异及结算货币存在汇率差等条件,制定策略在被害人亏损50%后即引导投资人退出不再交易。部分被害人信息不对称,被骗后还仅仅以为自己是投资失败,不能及时察觉风险。

检察官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对任何超高收益的网络投资理财都要保持警惕,不添加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参与发布内幕消息、导师荐股的非法投资平台,以免落入网络诈骗陷阱。

如何防范非法期货陷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非法期货活动的诈骗手段也日新月异。对此,有市场专业人士提醒,非法期货交易如同网络赌博、网络传销一样是社会毒瘤,投资者应远离非法期货,保护自身利益。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研究员王彦青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法期货活动普遍是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法分子擅自设立交易平台,通过夸大收益等虚假宣传招揽投资者进行交易。包括黄金期货交易在内的非法期货交易游离于证券期货监督部门的监管之外,很可能出现市场价格操纵、交易秩序混乱、资金安全无保障等侵害投资者权益的风险事件。在非法期货平台进行交易,投资者不仅难以获得投资收益,甚至本金都可能出现大幅损失。

光大期货黄金研究员展大鹏表示,非法期货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投资者如果参与其中,其合法权益将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还会损害期货市场声誉,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投资者若有期货投资需求,应选择正规渠道进行。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注意资金安全,切忌直接向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直接转账,应知悉目前期货市场普遍采用银期转账的方式出入金,即银行和期货公司一起为期货投资者提供的自助式的资金转账服务,实现资金在本人银行结算账户与期货保证金账户之间定向实时划转。”王彦青说。

在展大鹏看来,投资者识别非法期货交易其实并不困难。第一,投资者要克服贪婪的心理和一日暴富的幻想,从心理和心态上不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第二,有效识别合法期货公司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第三,在宣传上进行识别。期货交易是一种风险极大的投资活动,期货公司不允许向投资者进行保本保收益宣传,也不能以“内幕消息”进行诱导,更不能直接对投资者进行具体点位指导。期货公司更多的是让投资者了解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作出自主决定,并承受由此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但在非法期货活动中,相关机构则往往相反,他们往往夸大收益、淡化风险,徒的是投资者的本金,对投资者的自身情况则漠不关心。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期货直播间客服广播(国际期货直播间直播喊单中)2

2019-01-28 10:21

2019年1月27上午9时许,绍兴滨海新城沥海南高速收费站出口,两辆特警大巴抵达,车内坐着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是 “1.11”大型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的29名嫌疑人。从去年8月至今年1月,这批诈骗团伙利用虚假期货平台实施诈骗,涉案资金高达2000多万元,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而在这批公司化运作的诈骗团伙的背后,绍兴滨海警方却是从一起案值9万元的报警入手,一步步抽丝拨茧,在短短的14天内,从山东济南将2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老股民“炒期货”被骗9万元

26岁的沥海镇村民谢先生是个老股民,去年12月初,一个网名“天道酬勤”的“股友”主动加他为微信好友,称跟着“老师”炒期货赚了不少钱,并介绍谢先生加入了一个名叫“短线无敌我要发”的微信群,在群内听“老师”进行炒期货讲解。几个“老师”每天轮流在直播间“传授”炒期货技术,并贴出自己的“期货盈利截图”。群里不少“群友”听了纷纷询问“老师”如何炒期货,讲师便让“群友”去添加群内“老师助理”的微信进行私聊。

接下来几天,群友们“喜报连连”,纷纷晒出自己的“期货账户”,显示大赚,这让谢先生十分心动,于是他连忙添加了“老师助理”的微信,按照“老师助理”发来的链接登陆了一个名为“远大期货”的网页,并开通了“账户”,存入了9万元。网页上承诺“客户资金存在期货平台,盈利率高达90%,并可自由出入。”可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她的账户里的钱突然蒸发。对此,“老师助理”却告诉谢先生是因为他电脑中病毒,导致账号被盗取。谢先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被骗了,连忙去群里反映,然而谢先生已被推出微信群,微信也被拉黑。1月11日,谢先生来到了绍兴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沥海派出所报案。

“不让嫌疑人过个安稳年”

警方短短14天捣毁诈骗团伙

接到报警后,绍兴滨海警方高度关注,迅速抽调精干警力,与绍兴市公安局反欺诈中心民警组成专案组,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分析案情。时值我国传统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专案组民警分析,如要将该团伙一网打尽,必须在年前出击,一旦等到过年团伙成员分散回老家后,案件侦破难度将会大大上升。“必须不让犯罪嫌疑人过个安稳年!”于是民警们分头开展侦查,全力攻坚。

专班民警根据谢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和微信群,以资金流、通信流为突破口,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一路追查发现,谢先生的资金根本没有进入所谓的“期货平台”,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入一个在山东渤海银行的个人账户中。根据涉案微信群线索,民警还发现了一个以刘某为首藏匿在山东济南的专门诱骗他人进入虚假平台的“代理公司”。专案组民警获取情报后,连夜前往山东济南,围绕2名涉案重点人员展开调查,逐步掌握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结构、活动规律和作案手法,明确了位于济南2处临时办公点和3处居民楼等5个涉案窝点。1月25日,绍兴市公安局滨海分局5个抓捕小组共计20余名警力在当地公安的协助下对5个窝点进行了集中收网。下午17时30分许,诈骗团伙成员共计29人悉数落网,同时抓捕组还查扣了大量涉案电脑、手机、银行卡以及账本。

一个一百多人的微信群

只有“你”是真股民

经审查,李某(男,32岁)是该团伙的头目,负责涉案虚假交易平台的“运营”,刘某(男,35岁)则是“代理公司”的头目,负责组织手下的“业务员” 假扮“股民”、“老师”、“客服”等角色,一旦发现“目标”,“股民”会主动向受害人接近,然后将受害人拉进所谓的期货群,然而这看起来规模庞大的微信群内除了受害人,其他都是诈骗团伙成员!受害人谢先生正是被诈骗团伙演的“一出好戏”所欺骗,投入了9万资金进入了“期货平台”,结果血本无归。

根据嫌疑人李某交代,这个所谓的“期货平台”系诈骗团伙伪造的虚假平台,表面上看,其走势与真实的期货一样有涨有跌,但实际并没有接入到真实的市场,受害人的资金也没有进入正规的第三方存管银行账户,而是转入私人账户。整个团伙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平台的运营和账户后台的操作;第二层级是运营公司,寻找合作的“代理公司”实施诈骗;第三层级则是代理公司,负责寻找诈骗对象,并微信群中实施诈骗。而据其中一名代理公司的骨干成员交代,他每天可赚取10余万,而群中“老师”、“老师助理”、“客服”、“股民”等均可按“贡献”大小获得惊人收益。

警方介绍,此案受害人达2000余人,遍及全国各地,涉案资金达2000万元。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期货直播间客服广播(国际期货直播间直播喊单中)3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面对“李鬼”们层出不穷的各类骗术,广大中小投资者应该如何识别,以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呢?近年来,监管机构也曾多次为投资者支招。

事实上,“李鬼”们的种种不法行为,在使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的同时,还给行业内的各大券商等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券商的经营、合规、声誉等多个层面上的风险。

对于如何规避“李鬼”这一方面,券商们也不能因“李鬼”的屡禁不绝而听之任之,除了通过一些平台公开发布信息提醒广大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是否还应该进一步采取其他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名誉、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各大券商在这方面是否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和制度呢?

监管支招投资者如何防范“李鬼”

针对“李鬼”们行骗的各类“花招”,今年3月,安徽证监局曾发布《五招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一文。

文章指出,目前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隐蔽性越来越强。投资者识别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业务资质。证券期货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开展证券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查询行政许可信息栏目,可以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网站查询新股发行具体信息;可以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www.sac.net.cn)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询公司或人员是否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www.cfachina.org)。

2.看工商登记。企业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如果企业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涉嫌欺诈。投资者可查询涉嫌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网站、APP背后的运营机构,通过该机构所在地企业信用信息官方网站查询经营状态,或向该机构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若发现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注销状态,则应当提高警惕。

3.看收款账号。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投资者钱财,获取非法所得。为此,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如打折、优惠、“中签”、频繁催款、制造紧迫感等方式,催促投资者尽快将资金打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不会用个人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进行收款。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投资者一定不要向其汇款。

4.看营销方式。开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需要遵守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保证上市”“专家一对一贴身指导”“对接私募”等说法吸引诱导投资者。

5.看互联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投资者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查看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网址,不要登陆非法证券期货网站,以免误入陷阱,蒙受损失。

此外,安徽证监局还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迷信所谓的股市“大神”、美女助理、直播间喊单“导师”、冒牌“财经评论员”,不要听信所谓“证券公司”或“私募机构”的荐股来电,不要加非法机构的股票交流群。同时,还不要相信所谓“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不要在来历不明的App上开立投资账户,不要向个人的银行账户、支付宝或微信账号汇款。

打击“李鬼” 各大券商在行动

虽然不法分子冒充券商开展非法证券咨询业务,主要伤害的是广大对各类骗术缺乏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但“李鬼”们的行为也会给券商带来经营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等潜在风险,被“李鬼”们冒充的券商其实也是潜在受害者。

那么,最近两年,在券商遭遇的“李鬼”中有哪些不法行为屡禁不绝,最让券商感到头痛呢?

冒充券商的各类“非法荐股”电话恐怕是首当其冲。例如今年4月,中信证券曾在网站发布《关于防范、识别假冒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中指出:“我公司发现多起伪造我司开户页面、二维码以及交易软件,诱导客户进行充值、交易,冒充中信证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机构和个人,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推荐股票或邀请客户加入聊天群、股票交流群,通过不明人士或渠道下载假冒我公司的开户软件、交易软件进行证券交易。该违法行为不但侵害了我公司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严重地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还在这份《风险提示》中一口气公示了多达上百个近期发现的疑似冒充公司“非法荐股”的电话号码。

兴业证券有关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司也曾多次遇到类似情形,比如场外配资网站假冒我司合作伙伴名义开展场外配资活动、仿冒我司APP及我司主办的私募大赛开展诈骗活动、假冒我司分析师开展非法荐股或诈骗活动等。由于此类非法证券活动具备低成本及隐蔽性等特点,往往很难杜绝。”

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年,各券商时不时会通过微信、微博、公司网站等网络平台公开发布“李鬼”们出没的信息,以此来警示广大投资者。

然而,这样的警示除了能让投资者多长一些心眼外,对那些肆无忌惮的“李鬼”们的震慑效果却较为有限。

某大型券商内部相关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这些年公司只要发现类似的“李鬼”,都会在官网、官微进行辟谣,但还是防不胜防,“这些冒牌的(机构)好像都不怕法律风险”。

一些券商人士则坦言,鉴于现在这样的“李鬼”较多,公司应对起来时常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如果有的券商对“李鬼”们打着他们公司的旗号侵害投资者权益不管不顾、或者完全让受骗的投资者自担责任的做法,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呢?

对此,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证券律师宋一欣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类案件最好由监管机关、司法机关打击。投资者若明知其中可能有问题,则应自己承担责任。”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业内的多家大型券商为了应对“李鬼”的屡禁不绝,已经出台了一些旨在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措施和制度。

例如,据上述兴业证券有关人士介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工作指引》等制度,我司制定了专门的防非和打非工作实施细则。根据《细则》要求,我司一方面会通过公司官网和投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提示公告,并会将相关提示公告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通过协会的官网进行转发,提高公告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会通过与网络平台方沟通、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及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等方式,协调有关部门将不法网站(或APP)予以关停。此外,我司还会主动告知被骗的投资者正确的维权方式,必要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并及时将此类非法证券活动信息的发现和处理情况报送监管部门。”

华泰证券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我司发现多起冒用我司员工名义开展的非法证券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严重损害我司声誉。对此,我司已第一时间采取法律措施并多次在公司官网、交易委托系统、涨乐财富通、客服等渠道提示投资者,并在客户开户短信中增加防范非法证券活动专项提醒,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系列宣传。”

他进一步指出:“针对假冒我司的非法证券活动及诈骗犯罪,我司已协助多名受害投资者向当地警方报案。如投资者认为存在被欺诈或财产面临损失的可能,请留存相关证据并致电95597,或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如确属非法证券行为,投资者可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我司也将提供必要的协助,维护投资者利益。”

图片来源:证券业协会网站

值得广大投资者注意的是,一场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防范非法证券的大型活动即将在券商业内开展。5月10日,中国证券协会在官网发布《关于2021年证券经营机构参与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 》。《通知》表示,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要求,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中证协投资者之家”互联网投教基地将于2021年5月15至6月15日开展防范非法证券宣传月活动。今年活动主题为“警惕团伙作案,勿入非法证券投资圈套”。各证券经营机构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实施好防非宣传月活动。

此外,《通知》还指出,证券经营机构应履行义务,建立常态化防非宣传机制,将防非宣传嵌入业务环节,结合本辖区、本领域非法证券活动类型和特征,充分利用经营场所、公司网站防非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做好日常防非宣传,持续打造公司防非宣传品牌,做出亮点和特色。

据了解,业内多家券商都将积极参加此次系列活动。例如,上述华泰证券有关人士表示:“我司将依托‘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系列活动,充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宣传,进一步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共创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